同步帶傳動選型設計步驟
同步帶傳動選型設計步驟
(1)同步帶傳動設計。通常需要有以下已知條件:同步帶需要傳遞的功率;主動輪轉速、從動輪轉速或者是傳動比;同步帶輪的軸中心距;工作條件等。
需要計算確定的項目包括:同步帶節距(相鄰齒中心距)、帶寬度、節線長度、實際的軸中心距、同步帶輪齒數等。
(2)根據轉速、功率選定同步帶帶型。同步帶帶型的確定是根據其所需要傳遞的負載功率以及主動輪轉速來選擇的,同步帶帶型包括齒形及節距。
不同節距、齒形的同步帶單位寬度所能傳遞的功率不同,而同一規格的同步帶在不同的轉速下所能夠傳遞的功率也不同。根據得到的轉速、功率等已知條件,我們需要根據選型圖表進行選擇合適的同步帶型號。
市場上應用的同步帶齒形主要分為梯形齒和圓弧齒,梯形齒成本較低廉,但其存在多邊形效應,導致傳動速度和精度都較低,應力集中在齒根部,容易開裂,故一般用于低速傳動和小功率傳動中。
圓弧齒克服了以上缺點,嚙合更平滑,減少了振動與噪音,提高了傳動速度和精度,但是加工成本較高。
3M、5M、8M、14M、20M表示常用的節距規格。3M表示節距為3mm,每一種節距都有其合適的工作范圍,陰影部分表示相鄰的兩種節距的同步帶使用范圍重疊的部分,涉及的兩種節距同步帶都可以使用。